您現在使用的中文變體可能會影響一些詞語繁簡轉換的效果。建議您根據您的偏好切換到下列變體之一: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不再提示 | 了解更多

政體

本頁面所適用的版本可能已經過時,最後更新於1.11

政體Government)是統治角色和土地的體制。政體決定了適用於角色的法律,以及封臣對領主應盡的義務(賦稅和徵召兵)。遊戲中一共有三種玩家可遊玩的政體(封建制、氏族制和部落制),以及四種玩家不可遊玩的政體(共和制、神權制、騎士團和傭兵團)。

封建制[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封建制是九世紀至十五世紀的歐洲占主導地位的政體。土地持有者與那些提供服務與勞動以換取居住權的人們之間形成的關係,是封建系統的基石。持有土地的統治者會任命封臣並給予他們采邑進行管理。作為回報,封臣們提供士兵與賦稅給他們的領主。

封建制政體下,領主賜予封臣領地去治理,獲得徵召兵和賦稅作為交換,由封臣和領主之間單獨的封建契約調節。封建制允許創建新的支系,使用君權法。領主與每位封建制封臣都擁有一份封建契約,對每名角色僅能更改一次。封建契約決定了雙方的義務和權利。領主向封臣更改封建契約時,增加一項義務或減少一項權利會導致 +20的暴政,而降低一項義務、增加一項權利或使用一個牽制則可以抵消一項暴政懲罰;封臣向領主更改封建契約時,更改必須平等或者有利於領主。男爵封臣沒有封建契約,固定提供10%的賦稅和25%的徵召兵給領主。

義務[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每位封建制封臣的封建契約決定了他們的賦稅和徵召兵貢獻,一次僅能更改一級義務。

如果領主不是封臣的法理領主,貢獻會減少,默認為 50%。如果領主的主頭銜高於封臣兩級(例如國王對伯爵),則僅減少 25%。角色必須持有封臣主頭銜的法理直屬領主頭銜,才能成為封臣的法理領主。如果一位公爵的領主持有該公爵的法理帝國頭銜,則該公爵從其封臣處得到的賦稅和徵召兵不會受到該懲罰。

每一級義務對應的賦稅和徵召兵貢獻如下表:

義務 免除/無 正常 嚴苛/大規模

賦稅

稅收:0%
封臣的好感: +10

稅收:2.5%
封臣的好感: +5

稅收:10%

稅收:15%
封臣的好感: −15

稅收:25%
封臣的好感: −25

徵召兵

徵召兵:0%
封臣的好感: +10

徵召兵:10%
封臣的好感: +5

徵召兵:25%

徵召兵:35%
封臣的好感: −15

徵召兵:50%
封臣的好感: −25

氏族制[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氏族因親屬關係而統一在一起——不論是通過血脈或者通過象徵性的共祖。一個氏族首領很大程度上依賴該氏族的支持。在統一的情形下,他們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不滿的氏族會從內部枯萎。

氏族制允許創建新的支系,使用君權法。氏族制統治者可以使用征服宣戰理由以入侵另一個國家。所有封臣都希望和領主結盟,如果沒有則對領主 -15 好感度,強力封臣的該懲罰翻倍。

由于氏族制統治者只有在獨立時才能創建支系,通常來說他們的宗族支係數量遠遠少於以封建制統治者為主的宗族的。

當氏族制統治者處於和平時他們可以指定維齊爾。

如果一個至少為公國等級的氏族制統治者是家主,則其主頭銜名稱及其盾徽會變為家族名和家徽。這不適用於某些情況,例如頭銜位於伊比利亞、主頭銜是信仰領袖頭銜或者是某些特殊頭銜(如羅姆蘇丹國)。同時,氏族制統治者及其家人將無視文化限制強制啟用父名機制。

稅務管轄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政府通過創建稅務管轄區並將封臣分配到管轄區中來從氏族制封臣處獲得稅收和徵召兵,每個稅務管轄區可分配12個直屬封臣(包括男爵級的氏族制封臣)。稅務管轄區可點擊右側欄底部的稅務管轄區標籤(只有氏族制政府有),也可以從領地側欄的封臣一欄的底部進入。每個稅務管轄區都需要一個稅吏。基礎上,伯爵和公爵級的統治者擁有1個稅務管轄區,而國王和皇帝級的統治者擁有2個。「開明的權貴」和「律法主義」文化傳統各可以增加1個稅務管轄區數量,1級輝煌宗族傳承也可以增加1個。一位維齊爾,基於其管理分數,能提供1到5個額外的稅務管轄區。兩項革新,「執達官」和「宮廷官員」各提供一個額外的稅務管轄區。只有無地廷臣可被任命為稅吏。一個稅務管轄區能提供多少稅收和徵召兵取決於稅吏的稱職度,其根據以下因素決定:

  • +1 每點 外交 (最多50)
  • +1 每點 軍事 (最多50)
  • +1 每點 管理(最多50)
  • +1 每點 謀略 (最多50)
  • +2 每點 學識 (最多50)
  • +5 每20 好感
  • +10 如果有公正特質
  • +10 如果有行政家特質
  • +10 如果有愛財如命特質
  • +10 如果有外交家特質
  • +15 如果文化有「開明的權貴」傳統
稱職度 賦稅貢獻 徵召兵貢獻
糟糕 (0-19) 0% 0%
較差 (20-44) 2% 4%
平庸 (45-74) 6% 12%
良好 (75-109) 12% 24%
極佳 (110+) 20% 40%

每個稅務管轄區都有一項徵稅法令,決定分配到該稅務管轄區的所有封臣該如何繳稅。每項徵稅法令每5年才能變更一次,點擊徵稅法令可以顯示目前的稅收和徵召兵比例,以及如果徵稅法令變更後的稅收和徵召兵比例。如果稅務管轄區內的封臣納稅人不符合新徵稅法令的要求,其會被從該稅務管轄區移除。

徵稅法令 賦稅 徵召兵 每個封臣為領主帶來的效果 封臣效果 要求 描述
Default tax collector.png 基礎賦稅 普通 普通 標準賦稅。納稅人繳納的賦稅不高於預期,也不低於預期。
Strict taxation tax collector.png 天課 +25% 普通 +1% 直轄領地賦稅
  • +10% 每月虔誠
  • -30 對領主的好感
天課是一種奢侈稅,通常對富人徵收,用於為國家創收以及幫助有需要之人。
Iqta special rights tax collector.png 賦予伊克塔制 -20% -20% +1% 兵士傷害
  • -10% 兵士招募花費
  • -10% 兵士維護費
  • +15 對領主的好感
伊克塔是一種包稅制,地方豪強被賦予代表國家徵稅的大權。封臣的義務較低,但要貢獻兵士給領主。
Ghazi special rights tax collector.png 加齊地位 普通 -20%
  • +1% 戰爭期間的每月收入
  • +2% 每月虔誠
  • +5% 戰爭期間的每月收入
  • +10% 每月虔誠
  • -50% 聖戰宣戰理由花費
  • +25% 其他宣戰理由花費
  • 只有同信仰封臣才能成為納稅人
作為信仰和邊疆的戰士,加齊從掠奪中獲得收入,並與國家的宗教敵人進行無休止的戰爭。
Jizya special rights tax collector.png 吉茲亞地位 +50% -75%
  • Yes 領主不能對該封臣要求改信
  • Yes 領主不能剝奪該封臣的頭銜
  • Yes 領主不能用信仰為理由在剝奪頭銜時避免暴政
  • Yes 領主不能對該封臣的土地使用改變伯爵領信仰
  • -0.2 每月威望
  • 只有不同信仰的封臣才能成為納稅人
不信者稅核心教義或吉茲亞特殊教義 吉茲亞是分配給齊米,即宗教少數群體的特殊稅種,以換取他們和平地信奉錯誤信仰的特權。
Muqata special rights tax collector.png 穆卡塔阿地位 -30% -30% +0.1 每月威望
  • +10% 發展度增長
  • +30 對領主的好感
DLC LoP.png 波斯遺產DLC 穆卡塔阿是一種稅制,在這種稅制下,偏遠地方被給予更大的自治權和更少的課稅,以促進穩定和長期發展。
Deqhan special rights tax collector.png 德赫干 +15% +15% -2% 每月威望 +20% 每月威望 DLC LoP.png 開明的權貴文化傳統 德赫干是波斯一種古老的分散型稅收體制中的要員,嚴密管理着他們自己的土地,來提高生產力——以及自身的威望。
Maguh special rights tax collector.png 馬古赫地位 -10% 普通 +1% 發展度增長 Khvarenah legacy track.png 輝煌宗族傳承等級4 馬古赫是古代薩珊王朝的一種地區管理形式,促進當地發展,來換取國家減稅。

家族團結度[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如果一個家族的家主是氏族制政府的統治者,這個家族就會有一項額外的機制,稱為家族團結度,其代表了一個家族中的成員傾向於如何相處。家族團結度通過對家族成員採取團結行動而提升,通過對家族成員採取分裂行動而降低。家主同樣獲得對其他家族成員採取「頌揚美德」和「控訴腐化」互動,以及採取「引導家族團結的方向」決議的權力。

團結行動 分裂行動
  • 頌揚美德
  • 放棄牽制
  • 要求加入騎士團
  • 贈送寶物
  • 談判同盟
  • 推薦監護人
  • 提議加入戰爭
  • 支付贖金
  • 停止封臣戰爭
  • 恢復繼承權
  • 宣讀真摯友誼的誓言
  • 贊助靈感
  • 控訴腐化
  • 勒索
  • 撕毀婚約
  • 宣稱領主頭銜
  • 宣戰
  • 揭露秘密
  • 強迫加入派系
  • 囚禁
  • 加入獨立派系
  • 扔進地牢
  • 剝奪頭銜
  • 譴責
  • 剝奪繼承權
  • 指控違反禁奢令

家族團結度從0到200分為5個等級。所有採用分割繼承制的家族成員都會被迫採用與家族團結度等級同名的繼承法。

等級 團結度 入侵宣戰理由 宣戰理由花費 宣稱者派系接受度 生活方式經驗 恐怖值消逝 挑戰家主 其他效果 家族團結度決議
House unity antagonistic.png 對抗 0-39 無限制 -30% +40 Yes
  • 宣戰理由所需的威望等級減少1
  • +15 家族封臣從強制執行要求中獲得的好感,持續10年
  • -10 家族封臣從無條件和平中獲得的好感,持續10年
  • -20 家族封臣從投降中獲得的好感,持續10年
  • 用忠誠的軍官強化軍隊
  • 組織家族成員備戰
  • 建立俠義結社
  • DLC LoP.png 要求分享軍隊後勤
House unity competitive.png 競爭 40-79 每10年 -15% +20 +5% Yes
  • 家族成員可以針對彼此使用製造牽制計謀
  • 強化陰謀網絡
  • 組織家族成員備戰
  • 建立俠義結社
  • DLC LoP.png 要求分享軍隊後勤
House unity impassive.png 冷漠 80-119 一生一次 +10% Yes
  • 諮詢家族成員
  • 改善稅收
House unity friendly.png 友善 120-159 +15% -20 +5% -20%
  • 為家主解鎖營救家族成員宣戰理由
  • 為家主解鎖統一家族宣戰理由
  • 派遣執達吏
  • 鼓勵家族改善經濟
  • DLC LoP.png 促進發展
  • DLC LoP.png 在清真寺教育年輕人
House unity harmonious.png 和諧 160-200 +30% -40 -40%
  • 為家主解鎖營救家族成員宣戰理由
  • 為家主解鎖統一家族宣戰理由
  • 安撫封臣
  • 鼓勵家族改善經濟
  • DLC LoP.png 促進發展
  • DLC LoP.png 在清真寺教育年輕人

根據家族團結度,家主可以使用以下家族團結度決議。每個決議只能20年使用一次。

決議 花費 效果 要求
用忠誠的軍官強化軍隊 成比例的金錢
200虔誠+20虔誠每位有地家族成員
Modifier martial positive.png 家族獲得「忠心的軍官」修正,為期10年 House unity antagonistic.png 對抗家族團結度
組織家族成員備戰 虔誠 Modifier martial positive.png 家族獲得「組織備戰」修正,為期20年 House unity antagonistic.png 對抗或 House unity competitive.png 競爭家族團結度
強化陰謀網絡 成比例的金錢
200虔誠+20虔誠每位有地家族成員
Modifier intrigue positive.png 家族獲得「密謀網絡」修正,持續10年 House unity competitive.png 競爭家族團結度
諮詢家族成員 100虔誠 Yes +10% 內閣中的家族成員的基礎進度和能力對內閣任務的影響 House unity impassive.png 冷漠家族團結度
改善稅收 200虔誠+20虔誠每位有地家族成員 Modifier stewardship positive.png 家族獲得「改善行政」修正,持續10年 House unity impassive.png 冷漠家族團結度
派遣執達吏 成比例的金錢
200虔誠+20虔誠每位有地家族成員
Modifier county control positive.png 家族獲得「派遣執達吏」修正,持續10年 House unity friendly.png 友善家族團結度
鼓勵家族改善經濟 100虔誠 Modifier stewardship positive.png 家族獲得「鼓勵經濟」修正,持續20年 House unity friendly.png 友善或 House unity harmonious.png 和諧家族團結度
安撫封臣 成比例的金錢
200虔誠+20虔誠每位有地家族成員
Modifier diplomacy positive.png 家族獲得「安撫」修正,持續10年 House unity harmonious.png 和諧家族團結度
建立俠義結社 100虔誠 Modifier martial positive.png 家主個人獲得「建立俠義結社的集會處」修正,持續20年 House unity antagonistic.png 對抗或 House unity competitive.png 競爭家族團結度
Yes 文化有「俠義結社」傳統
在清真寺教育年輕人 100虔誠 Modifier martial positive.png 家主個人獲得「建立宗教學校」修正,持續20年 House unity friendly.png 友善或 House unity harmonious.png 和諧家族團結度
Yes 文化有「學術燈塔」傳統
處於戰爭
要求分享軍隊後勤 成比例的金錢
200虔誠+20虔誠每位有地家族成員
Modifier goods positive.png 家族獲得「共享軍隊補給」修正,持續10年 DLC LoP.png 波斯遺產DLC
House unity antagonistic.png 對抗或 House unity competitive.png 競爭家族團結度
伊朗傳承
促進發展 成比例的金錢
200虔誠+20虔誠每位有地家族成員
Modifier county development positive.png 家族獲得「促進發展」修正,持續10年 DLC LoP.png 波斯遺產DLC
House unity friendly.png 友善或 House unity harmonious.png 和諧家族團結度
伊朗傳承

大多數家族開局時擁有100家族團結度,家族團結度等級為 House unity impassive.png 冷漠。以下家族是867年劇本的例外:

  • 阿拔斯家族開局為 House unity antagonistic.png 對抗
  • 薩曼家族開局為 House unity competitive.png 競爭
  • 阿夫里格家族開局為 House unity friendly.png 友善
  • 塔希爾家族開局為 House unity harmonious.png 和諧
  • 伍麥葉家族開局為 House unity harmonious.png 和諧

當以自定義氏族制統治者代替歷史統治者時,你的家族將繼承所替代家族的家族團結度。

改變政體[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一般情況下氏族制和封建制政體除了採用部落制決議外不能改變為其他政體,但有一種取巧的辦法可以做到:確保你的繼承人在繼承你的頭銜之前,繼承了其他政體的同等或更高等級的頭銜。 例如:你有封建制的西西里王國頭銜,想要轉變為氏族制,則你可以令你的繼承人在繼承你的頭銜之前,繼承了氏族制的瓦倫西亞王國頭銜,這樣,當你去世後,將以氏族制政體進行遊戲。

1.13版本後可通過宣誓效忠的方式通過決議在氏族制封建制之間切換,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通過採用集權行政制決議變為行政制,也可退回封建制或氏族制

行政制[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行政制可以創建新的領地和旁支家族,並且可以使用帝國官僚制與行政法。行政制統治者可以使用影響力資源和總督效率屬性,採用不同的繼承法,且只有在獨立時才能創建頭銜或設立宮廷。擁有行政制的家族族長還能解鎖Administrative legacy track.png官僚傳承。行政制封臣不能被授予與其主要頭銜同等級的其他頭銜,不能成為強力封臣,也不能無視指令。

行政統治者的常備兵團上限減少2,並且徵召兵數量減少 -50%。不過,每擁有一個公國頭銜可以額外募集3支常備兵團,每擁有一個帝國頭銜可以額外募集5支,屬額外加成,不占原本上限。常備兵團會隨所屬頭銜一同繼承。宗主始終可以直接掌控附屬於封臣的頭銜兵團,或將其轉移給其他封臣。無論哪種情況,花費為100點影響力;若處於防禦戰爭中則降為75點,若兵團所屬者位於戰爭目標區域則降為50點。頭銜兵團的戰鬥力會根據其擁有者的總督效率進行加成。

行政制設有國教,境內所有人可以免費改信國教。角色會更願意改信國教,也更不願背棄國教。如果最高領主信奉不同信仰,可花費 -5000虔誠與影響力,並且對所有狂信者封臣造成 -30好感度,來強制將國教更換為自己的信仰。不信奉國教的家族,其家主家族的評分會受到 -20的懲罰。

在行政制下,封建與氏族封臣繳納的金幣稅收減少 -50%。這一懲罰可以與「非正統領主」懲罰疊加。在行政政體中,伯爵級領主將其法理王國或帝國的領主視為正統領主;而在封建政體中,若領主越級統治,會因「非法理領主」受到稅收與徵兵的懲罰(但相比完全不屬於法理王國或帝國的封臣,懲罰幅度要輕得多)。

對於公爵級及以上、但又不屬於領主主要頭銜範圍內的封臣,他們會受到 -20%總督效率的懲罰。為了應對這一點,玩家可以通過完成特定類型的傳說來解鎖統一王國決議,以消除這類效率懲罰。如果玩家已經有資格繼承一個非主要帝國頭銜,但還沒有實際創建,那麼可以選擇先使用統一王國決議,把構成該帝國的某個王國整合起來(因為規模變小了,整合更容易)。這樣做可以在之後創建帝國時,既保留新帝國獲得的5個頭銜常備兵團欄位,又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封臣總督效率的負面影響。

無論起始時間如何,最初只有拜占庭帝國採用行政制。封建或氏族制的統治者可以通過決議,或在行政制領主的要求下轉變為行政制。此外,遊戲規則也可以設定其他特定國家在遊戲開始時採用行政制。

總督[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行政制標籤頁中,領國內的公國和王國頭銜將會顯示出來。如果這些頭銜的統治者同樣採用行政制,那麼相應的頭銜將被稱為「軍區」(Theme)和「總督區」(Catepanate)。受封這些頭銜的角色將成為總督。

總督會獲得總督特質,並根據他們的總督效率提供稅收與徵召兵。未成年無法擔任總督。領主可以隨時支付150點影響力,強制一位總督退位。

每隔幾年,總督角色的轄區內可能會在地圖上出現治理事件。治理事件並非必須完成,但若成功處理,可以獲得金幣、影響力、總督特質經驗,以及其他潛在獎勵。治理事件分為三級,獎勵的規模根據事件等級而定。如果未能成功處理治理事件,將會受到輕微的懲罰。

如果事件發生在某位總督轄區內、但不是其領地首府的男爵領,則需要親自前往當地才能處理該事件。總督特質等級越高,解決治理事件時可供選擇的選項也會越多。

每個授予總督的軍區或總督區都有一種管理類型,領主每隔5年可以免費更改一次。

管理類型 稅收 徵召兵 封臣效果 宗主效果 要求條件 是否可在地方戰爭宣戰
平衡管理
Icon game concept balanced administration.png
正常 正常 +20% 總督特質經驗獲取速度 Imperial bureaucracy 0.png
民政管理
Icon game concept civilian administration.png
+50% -75%
  • +20 每建造一座建築獲得影響力
  • +0.5% 每點管理加成
  • +20% 發展增長
  • -10% 建築建造成本
  • -10% 建築建造時間
  • -2 頭銜常備兵團規模
  • -2 頭銜常備兵團數量上限
Imperial bureaucracy 0.png
軍政管理
Icon game concept military administration.png
-75% +75%
  • +0.5% 每點武勇加成
  • -20% 常備兵團維護費
  • +2 頭銜常備兵團數量上限
  • +10% 常備兵團傷害
  • +10% 控制增長
  • -25% 發展增長
Imperial bureaucracy 0.png
海政管理
Icon game concept naval administration.png
-20% 正常
  • +2% 每座貿易港加成
  • -50% 登船費用
  • +25% 航行速度
  • +10% 發展增長
  • +10 海岸戰鬥優勢
  • 登陸後不再有劣勢懲罰
  • File:Naval county expansion cb.png 解鎖海上公國擴張宣戰理由
  • -10% 登船費用
  • +10% 航行速度
  • Yes 解鎖與封臣的召喚參戰互動
Imperial bureaucracy 0.pngImperial bureaucracy 1.pngImperial bureaucracy 2.png
邊疆管理
Icon game concept frontier administration.png
-40% 正常
  • +0.5% 每點勇武加成
  • +2 要塞等級
  • +6 防禦優勢
  • +75% 敵襲時間延長
  • -30% 敵軍伯爵領損耗
  • Yes 解鎖掠奪功能
  • File:County expansion cb.png 解鎖公國擴張宣戰理由
Yes 解鎖與封臣的召喚參戰互動 邊境封臣 Imperial bureaucracy 0.pngImperial bureaucracy 1.pngImperial bureaucracy 2.png
帝國管理
Icon game concept imperial administration.png
+10% 正常
  • +4% 每一級聲望等級加成
  • +0.50 每月威望
  • +0.25 每月影響力
  • +10 強勢家族評分
  • Yes 撤銷頭銜需有正當理由
  • +0.50 每級合法性對應的每月威望
  • +20% 合法性增長
  • 每個角色限用一次
Imperial bureaucracy 0.png

貴族家族[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每位行政制的公爵、國王和皇帝,都會隸屬於一個貴族家族。每個貴族家族的家主會獲得一個名義上的公國頭銜作為標識,能夠使用莊園系統,即使失去所有實際領地也仍然可以繼續進行遊戲。

每個行政制的國家最多可以擁有5個強勢家族,即評分達到至少40分的前五大家族。評分主要根據家族成員數量(尤其是持有土地的成員)、控制的總督職位數量、擁有的莊園建築數量,以及家主的影響力等級來提高。強勢家族可以使用廢黜和吞併計劃,對政治謀略的成功率也有所提升,同時被視為強權封臣。如果某個強勢家族控制了領地的至少25%,則會晉升為主導家族,其政治謀略成功率將進一步提高。

每個貴族家族都有一個家族特性。當家族成為強勢家族時,該特性加成將同時作用於家族成員和宗主;若家族成為主導家族時,加成則僅對家族成員生效。玩家可以自主更換家族特性,但AI統治者無法更改。

家族特性 家族成員效果 宗主效果
Family attribute diplomatic envoys.png 外交使者 +1 每級影響力增加外交
  • +1 外交
  • +2 抵消外交懲罰
Family attribute martial fortitude.png 武學傳人 +1 每級影響力增加武勇
  • +1 武勇
  • +2 抵消武勇懲罰
Family attribute staunch stewards.png 忠實財管 +1 每級影響力增加管理
  • +1 管理
  • +2 抵消管理懲罰
Family attribute masterful intrigue.png 謀略大師 +1 每級影響力增加謀略
  • +1 謀略
  • +2 抵消謀略懲罰
Family attribute learned philosophers.png 博學哲人 +1 每級影響力增加學識
  • +1 學識
  • +2 抵消學識懲罰
Family attribute confident schemers.png 自信策士
  • +2% 敵對計劃增長速度
  • (scheme potentialTemplate:Icon中的未知key) +10% 敵對計劃潛力
Tab intrigue.png +1 敵對計劃上限
Family attribute charismatic socialites.png 魅力名流
  • +2% 個人計劃增長速度
  • (scheme potentialTemplate:Icon中的未知key) +10% 個人計劃潛力
Tab intrigue.png +1 個人計劃上限
Family attribute political meddlers.png 政治掮客 +0.1 每月影響力 +5% 每月影響力
Family attribute tax assessors.png 稅務專員 +8% 領地產生的稅收 +4% 行政制封臣稅收貢獻
Family attribute army commanders.png 軍團指揮官
  • +5 戰鬥優勢
  • +10% 常備兵團傷害
+5% 軍隊傷害
Family attribute army quartermasters.png 軍需官
  • +1 頭銜常備兵團規模
  • +1 頭銜常備兵團數量上限
-10% 常備兵團招募成本
Family attribute tactical besiegers.png 攻城奇才
  • +15% 攻城武器效率
  • -20% 攻城武器維護費
  • +5% 攻城武器效率
  • -15% 攻城武器招募成本
Family attribute lofty architects.png 卓越建築師
  • -10% 建築建造成本
  • -10% 建築建造時間
  • -20% 居宅類建築建造時間
-10% 領地建築建造成本
Family attribute respected despots.png 威望暴君
  • +10 自然恐怖值
  • +5% 每點恐怖值提高騎士效能
  • -20% 恐怖值衰減減緩
  • +0.1% 每點恐怖值帶來的每月威望

部落制[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部落中,力量意味着一切。一個部落首領依靠尊重和名聲而不是金錢來發展國家、增強軍隊。

部落制政體有以下獨特效果:

  • 使用部落權威法,且不需要發現革新來提高權威。
  • 繼承法鎖定為聯盟分割繼承制。
  • 可以通過決議改變為封建制或氏族制政體。
  • 招募兵士花費 威望而不是 金錢。
  • −50%頭銜創建花費。
  • 部落制統治者可以使用征服宣戰理由以入侵另一個國家。
  • 部落制統治者一生可以使用一次降服宣戰理由
  • 部落制統治者作為文化領袖時僅可發現部落時期的革新
  • 部落制統治者不能禁止封臣發動戰爭,達到2級部落權威前也不能囚禁封臣或廷臣。
  • 部落制封臣如果擁有部落制領主的頭銜的宣稱,可以向領主挑戰以獲取之。
  • 封建制、氏族制和共和制封臣 -20 好感。
  • 部落制伯爵領不允許建造地產,但非部落制統治者可以花費500 金錢將領地內的一個部落制伯爵領封建化。
  • 部落制伯爵領的發展度僅影響補給上限,不增加賦稅和徵召兵,且發展度不會被動增長。
  • 姓名中將強制使用父名機制
  • 部落制男爵領僅提供一半的補給上限給屬於其他政體的軍隊。

賦稅和徵召兵貢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部落制封臣根據領主的威望等級貢獻賦稅和徵召兵,如下表:

領主威望等級 賦稅貢獻 徵召兵貢獻
丟人現眼 0% 0%
嶄露頭角 8% 15%
聞名遐邇 16% 30%
赫赫有名 24% 45%
高貴之人 32% 60%
傳奇人物 40% 75%

改革[編輯 | 編輯原始碼]

部落制統治者可以通過決議改革為封建制或氏族制。一般情況下,改革要求統治者將部落權威提升到  絕對部落權威並且滿足其他要求。但如果統治者的領主為封建制或氏族制,則只要求統治者採用 有限部落權威以及信奉組織化信仰。而執行某些特殊決議則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改革為封建制或氏族制。

共和制[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城鎮由市民階級的特權公民統治,在這些人中會被選出一名擔任市長。雖然市長擁有顯貴的影響力,他們仍然需要大眾支持才能再度當選。

共和制政體用於首都地產是城市的角色,玩家不可遊玩。共和制封臣總是提供20%的賦稅和10%的徵召兵給領主,共和制的繼承人由AI指定,通常由一位出身卑微、相同文化的新建角色繼承。

領主擁有三級都會傳承時,共和制賦稅基礎值提升15%;若擁有共和制傳承時,共和國稅率基礎提升10%

神權制[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神權制政體中,所有的權威歸屬於宗教機構。它由執行神在地上意志的神職人員統治。

神權制政體僅適用於擁有 神權制聖職專權傳統教義的信仰,並且用於首都地產是神殿的角色,玩家不可遊玩。神權制封臣根據領主的奉獻等級來提供賦稅和徵召兵。不同信仰的神權制封臣僅提供 10%的賦稅和 10%的徵召兵。領地祭司獲得領主的直屬封臣的領地祭司的25%賦稅,並將來自直轄神殿和封臣祭司的賦稅和徵召兵的一部分貢獻給封建領主,與好感成正比且最多為50%

神權制封臣的貢獻如下表:

領主奉獻等級 賦稅貢獻 徵召兵貢獻
戴罪之人 0% 0%
恭順盡責 15% 10%
虔誠信者 25% 20%
忠實僕人 35% 30%
美德典範 45% 40%
宗教楷模 55% 50%

騎士團[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主條目:騎士團 騎士團的聖戰士為了與異教徒戰鬥和侍奉他們的信仰而奉獻一生。他們可以持有虔誠領主們給予他們的城堡。騎士團首領會在騎士團的行伍中選出。

騎士團政體用於持有騎士團頭銜的角色,玩家不可遊玩。他們可能擁有領地,可以有效持有城堡和城市地產[1],但常常會從同信仰統治者處租賃地產,通常是租賃城市。騎士團封臣不會提供賦稅或徵召兵,但他們的軍隊可以由同信仰統治者僱傭。

傭兵團[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主條目:僱傭兵 傭兵團在各國漫遊尋找僱傭,為出價最高的那位戰鬥。忠誠對於好名聲必不可少,但它只會持續到他們合同的結束。傭兵首領從傭兵團的行伍中選擇產生。

傭兵團政體用於持有傭兵團頭銜的角色,玩家不可遊玩。他們沒有領地,沒有金錢,也無法拜訪宮廷和被授予頭銜。統治者可以通過花費金錢來暫時獲得傭兵團的軍隊。

合併機制 
角色 角色屬性特質資源生活方式宗族親族文化革新傳統修正寶物
領地與管理 領地封臣內閣宮廷謀略政體法律決議頭銜男爵領伯爵領朝廷建築
戰爭 戰爭宣戰理由同盟軍隊受僱軍隊
信仰 宗教信仰教義核心教義聖地
模組製作補丁可下載內容開發者日誌成就術語
  1. valid_holdings = { castle_holding city_holding },位於00_government_types.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