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角色都遵循一种信仰(Faith)。信仰是宗教的个别宗派,指导其信徒应当以何种方式生活。
宗教热情
宗教热情用于衡量正义的信徒有多信奉其信仰,其值从 0% 到 100%。宗教热情决定了统治者创建新信仰有多贵,以及伯爵领和角色改信的可能性。
宗教热情以每月 +0.3 的速度增加,主要由神职人员(尤其是信仰领袖)的美德与罪恶来修正。信仰若被超过 20 个伯爵领信奉,其宗教热情增长更缓慢。新信仰开始就拥有 100% 宗教热情,而史实信仰开始只拥有 50% 宗教热情。若信仰没有宗教领袖,那么创建宗教领袖头衔时将 +50 宗教热情。
宗教热情低于 40% 时候异端会爆发,此后每低 10% 将额外提升爆发概率。当异端爆发,每位信奉异端的统治者所背离的信仰增加 15% 宗教热情。
宗教热情受圣战宣战理由修正。圣战中的进攻方将失去宗教热情,防御方则会获得宗教热情。
改信
每位角色可以在任何时候改信不同信仰。点击界面左下角的信仰(在家族和文化中间),在其他信仰菜单中选择想皈依的信仰即可改信。
新旧信仰教义的差异决定了改信需花费的虔诚数值。该花费还受以下因素影响:
- 角色每拥有1点学识能力 −1%
- 若旧信仰拥有多元主义教义则 −15%
- 若持有位于索尔兹伯里的巨石阵特殊建筑则 −20%
- 若新旧信仰都拥有多元主义则 −25%
- 若皈依侍妾的信仰则 −25%
- 若改信现有信仰则 −25%
- 若皈依同宗教内现有信仰则 −50%
- 若改信配偶的信仰则 −50%
- 若皈依圣战中一位进攻方的信仰则 −50%
- 若角色的宗族已解锁冒险传承中的第三项传承则 −50%
- 若角色拥有叛教者生活方式技能则 −75%
- 若新信仰已存在于领地内或邻近领地内并且属于同一宗教组则 −150%
- 若新信仰存在于领地或临近领地内,并且属于相同宗教组,则 −150%
- 若从未改革信仰皈依到一个组织化信仰,则 −225%
- 若皈依一位侍妾的信仰而旧信仰未改革,则 −225%
- 若皈依一位配偶的信仰而旧信仰未改革,则 −250%
- 若皈依圣战中一位进攻方的信仰而旧信仰未改革,则 −250%
- 若新信仰存在于领地或临近领地内,并且属于不同宗教组,则 −250%
- 若新信仰未改革,同时拥有氏族制政体则 +25%
- 若新信仰未改革而拥有封建制政体,则 +50%
- 若新信仰未改革而拥有共和制政体,则 +75%
- 若新信仰属于同一宗教组内的不同宗教则 +100%
- 若新信仰属于不同宗教组则 +200%
- 若新信仰未改革,而旧信仰是组织化信仰则 +500%
- 若新信仰已绝迹则 +500%
新的信仰
处于和平中的统治者一生可以创建新信仰一次,需要花费大量虔诚。新信仰的核心教义和教义越偏离原来的信仰,需要花费的虔诚越多。新信仰被创建后,统治者、统治者的至亲和领地首都将立即改信。根据
好感、
学识差值和性格,封臣可能会改信。新信仰承袭旧信仰的圣地。
封臣不能创建新信仰,除非其主头衔等级至少是
公爵。
新信仰不能和一个已存在的信仰拥有完全一致的核心教义和教义。
改革
未改革的信仰可以被至少统治3处圣地的统治者改革,需要花费大量
虔诚。改革后,新信仰将保留旧信仰的名称,而旧信仰将被重新命名。
改革信仰时,除了可能会改变与信仰领袖有关的(核心)教义,AI统治者永远不会改变核心教义或教义。
亚伯拉罕宗教组
基督教
基督教信仰拥有特殊教义耶稣的教导,这使得它们认为以基督教综摄主义作为核心教义的非基督教信仰是敌对而非邪恶的,同时还与拥有基督教综摄主义的信仰之间有 +30 的双向好感加成以消除好感惩罚。其中一些信仰还有普世教会合一教义,使得拥有该教义的基督教信仰相互认为是迷途而不是敌对。
File:Adoptionism.png嗣子论派只能通过 奇怪的教义:仅仅是人事件改信。
基督教专注于纳匝肋人耶稣的生活和教导,以救赎概念为中心,其信徒在来世获得赦罪和神的欣然接受。
天主教
|
罗马天主教声称耶稣将天国的钥匙赐予圣伯多禄,作为他的正统继承人,教宗因而是整个基督教世界的至高宗教权威。
|
东正教
|
东正教会坚称其主教是基督使徒们真正和直接的继承人,声称是原本的基督教信仰,通过圣礼传统而传承。
|
科普特教会
|
科普特教会将自身的起源追溯到福音书作者圣马尔谷,既是基督教隐修制度的起源地,也保持了发扬教育和哲学的长期传统,并因此闻名于世。
|
亚美尼亚宗徒教会
|
由宗徒巴尔多禄茂和达陡建立的亚美尼亚宗徒教会,在亚美尼亚迅速获得信徒,将亚美尼亚王国牧化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将基督教确立为官方宗教的国家。
|
海岛基督教
|
海岛基督教是数个世纪前逐渐与罗马天主教正统教义相背离的乡村教会,尽管在其母教会的坚持之下,它已经失去了许多一度有所区别的特色。不过海岛基督教还是更为强调苦修和隐修,且吸收了许多与广大基督教世界迥异的传统凯尔特婚礼习俗。
|
波斯尼亚教会
|
波斯尼亚高地上的基督教会长久以来同时被天主教和东正教遗忘,他们比同胞更宽容,但缺乏正式的架构。他们保留了基督教的古老元素,常常被同教人轻蔑对待,若真的有人记得他们的话。
|
皈依派
|
皈依派起源于被强制改宗基督教的犹太人群体。虽然他们接纳了新的信仰,但他们依然记得旧有的传统,并对遵循旧传统的人饱含同情。
|
聂斯脱里派
|
聂斯脱里派教义认为耶稣基督有神人二性,被大部分基督教信仰宣布为异端。尽管如此,其独特的观点获得了远东如中国、印度甚至蒙古的信徒。
|
鲍格米勒派
|
鲍格米勒派从一般民众中选出自己的宗教领袖,弃绝所有的世俗虚饰和权力机构,而提倡回到基督和他的门徒们更早期践行的精神教导之道。
|
清洁派
|
清洁派教义认为一切物质都由撒旦创造,因此内在被罪玷污,信徒相信唯一达成救赎的方式是弃绝物质世界和与之伴随的所有世俗欲望。
|
圣像破坏派
|
圣像破坏派相信使用任何宗教圣像都违反了十诫第二诫:不准雕刻任何偶像;信徒们试图毁坏现存的宗教标志,并拒绝创造新的标志。
|
罗拉德派
|
罗拉德派遣责许多通行的基督教圣事,如洗礼和告解,信徒坚信圣经是基督教义的唯一坚实基础,任何不直接基于圣经的教导都本质上不合法。
|
保禄派
|
保禄派拒斥基督的神性,将十字架敬礼视为异教,保禄派意图恢复他们相信是由塔尔索的保禄所确立的基督教真正形式。
|
瓦勒度派
|
瓦勒度派认定积聚财富是当受咒逐的,与达成救赎水火不容,信徒布道宗徒们的贫穷生活,并相信司祭不应持有头衔或土地。
|
祷告派
|
祷告派相信神的本质能通过肉体的感官察知,拒绝传统的基督教圣事,转而寻求直接通过不甚传统的崇拜方式体验神。
|
亚当派
|
亚当派信徒声称要重归亚当和夏娃原先无罪的状态,就需要褪去衣衫。亚当派信徒团体常常生活在一种毫无法度的状态中,宣称由于无罪,他们的所作所为既非善,亦非恶。
|
穆扎赖卜派 File:Mozarabism.png
|
穆扎赖卜派基督教承继了早期伊比利亚礼仪,由于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伊斯兰教的统治之下,该派相对于罗马维持着一定程度的独立。他们与其他信仰长期共存,这使得他们比更为基要主义的派别更能接受差异。
|
嗣子论派 File:Adoptionism.png
|
嗣子论派伊比利亚支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托莱多总主教区及其周边教区、几个世纪前的北非清教运动、以及九世纪早期数个魅力非凡异端头目等互相独立的思想的结合。
尽管该派的思想形式多种多样,从极其微妙到彻底直白均有,但统一的教义观点是对圣子永恒的神性持怀疑态度。
|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信仰有特殊教义先知的圣训,这使得它们认为以伊斯兰综摄主义作为核心教义的非基督教信仰是敌对而非邪恶的,同时还与拥有伊斯兰综摄主义的信仰之间有 +30 的双向好感加成以消除好感惩罚。它们也拥有教义穆罕默德的继承,将伊斯兰教信仰分为逊尼派、什叶派、出走派和精底格四个子派。各子派内部的大多成员都互相认为对方是迷途而不是敌对,只有精底格认为其他信仰是敌对,且在对同宗教的
优势 +5。其中一些信仰还有吉兹亚教义,其相当于不信者税核心教义
伊斯兰教是亚伯拉罕宗教的终极启示,由真主的话语引导并由先知穆罕默德启示。伊斯兰教关注美好生活,侍奉独一无二普慈特慈的真主。
艾什尔里派
|
正统神学学派认为,安拉已创造了时间的每一刻,但人类仍有自由意志去选择善——真主所命令的——和恶——真主所禁止的。
|
穆瓦拉德派
|
伊比利亚的穆斯林远离阿拉伯世界的中心,适应了当地统治的现状,这片土地上有着大量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人口,还有奇特的异域传统。
|
马图里迪派
|
唯理论神学,信奉伦理是一种源于真主永恒性质的客观存在,人类因此必须追寻伦理抉择。
|
穆瓦希德派
|
穆瓦希德运动是一支源于北非柏柏尔部落的逊尼伊斯兰教改革派,自认为是认主独一者,并宣扬纯化的一神论。
|
穆尔太齐赖派
|
唯理论神学学派,强调古兰经不永恒与真主同在,因为真主必然先于祂的言语。
|
伊斯玛仪派
|
什叶派的一支信仰,认为真伊玛目(充满了神圣知识和无误性的人)通过伊斯玛仪·本·贾法尔传承。他们也被称为七伊玛目派,因为伊斯玛仪是穆罕默德之后的第七位伊玛目。
|
栽德派
|
真伊玛目并非不谬,而由他们与腐化和邪恶的斗争确立。所以栽德派信仰栽德·伊本·阿里是伊玛目一职的正统继承者,因为他起义反抗了伍麦叶王朝。
|
尼扎里耶派
|
唯理论信仰,强调解释古兰经和圣训要运用理性。伊玛目是世袭制的,继承世系可追溯到阿里。
|
十二伊玛目派
|
十二伊玛目派相信有十二位伊玛目被预言要领导乌玛,而第十二位伊玛目,扎曼,正等待着回归引领穆斯林进入审判日。
|
哈菲兹派
|
哈菲兹派信徒将对他们认定的至高无上的真哈里发的拥护放在首位,同时抵制任何罢免或废黜他们哈里发的企图。在落魄之时,他们会被描绘成是为了崇高的事业而造反;而在得意之时,他们又会自豪于自己对领袖意志的坚守。
|
艾巴德派
|
艾巴德派不相信伊斯兰整体必须由一位哈里发或伊玛目统治,若没有合适的人选。他们因此是出走派,既不承认阿里一系,也不承认阿布·伯克尔的继承者为值得尊敬的领袖。
|
纳吉迪耶派
|
哈瓦利吉派的纳吉迪耶支派坚信穆斯林的领导权要通过信士的公议确立。领袖并非不谬,但他们是真主通过穆斯林共同体选定的。
|
阿扎里加派
|
阿扎里加派认定没有人配得上成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认为他们有权利和责任去反抗任何不拥护其信仰价值观的领袖。实际上,信仰诠释上的任何不同都会导致某人被定为异教徒。
|
苏夫里耶派
|
苏夫里耶派相信通过解读真主的言语而来的神圣指引和领导,而非通过继承。只要乌玛的人民精通古兰经,就能通过乌玛的意志表达而得知真主的意志。
|
德鲁兹派
|
德鲁兹信仰起源于德鲁兹山,遵循许多伊斯马仪派的原则,不过在其以存在的真理为重点的深奥神学理论中,也含有诺斯替信仰的成分。
|
阿拉维派
|
阿拉维派有隐秘的宗教教义,古兰经只是他们的圣典之一。除了相信通过阿里传承的伊玛目之外,阿拉维派也相信转世,以及众生都是被逐出天园的星辰,现在必须成功过上美善与虔诚的生活,才能重获自己的位置。
|
阿列维派
|
阿列维派相信十二伊玛目的传承,但也遵行其圣典集《天命》中描绘的许多其他传统。在阿列维派传统中,真主就是真理,穆罕默德与阿里是祂在这个世界的显现。
|
伊赫提拉夫派
|
伊赫提拉夫派相信从阿里开始不谬伊玛目的神性。真主不仅任命并启迪了他们,更部分居住于他们内以指引他们的行为,和延伸出去的整个乌玛。
|
卡尔马特派
|
伊斯玛仪派的一支,吸收了祆教的元素。伊玛目的数量被真主预定为七位,因此在第七位伊玛目——穆罕默德·伊本·伊斯玛仪——回归指引信士之前,不会再有伊玛目。
|
唯古兰经派
|
伊斯兰的字面释经派别,强调古兰经是圣智的唯一来源,应当遵循每一字每一句,忽略圣训和教令。
|
犹太教
犹太教有特殊教义摩西的教导,这使得它们认为以犹太教综摄主义作为核心教义的非犹太教信仰是敌对而非邪恶的,同时还与拥有犹太教综摄主义的信仰之间有 +30 的双向好感加成以消除好感惩罚。它们也拥有教义哈拉卡权威,将犹太教信仰分为拉比派、祭司派、律法派和撒玛利亚派四个子派。
犹太教是唯二同时拥有组织化和未改革信仰的宗教,其中
库萨里派需要通过摒弃古道决议改革。除撒玛利亚派信仰开局时拥有信仰领袖外,此宗教的信仰还拥有特殊教义玛拉基预言,这使犹太教信仰无法通过常规方式重建信仰领袖头衔(但实际上,拥有世俗信仰领袖的马拉巴尔派可以正常地重建信仰领袖头衔)。
按照希伯来民族与独一绝对之神订立的圣约生活才是善的生活。
库萨里派
|
库萨里派信徒强调要公认和正确地解读“哈拉卡”,就要搭配上可萨传统和本地民俗。
|
海马诺特派
|
拉比,或称卡赫纳,裁断宗教法事务,但他们要与长老们合作,而长老负责裁决传统和生活事务。
|
拉比派
|
拉比派强调拉比诠释“哈拉卡”宗教法的作用。律法和传统是与主的圣约得以存留的保障,而拉比护卫律法。
|
卡拉派
|
唯独《塔纳赫》是宗教法上的最高与绝对权威。拉比的角色不是去重估和改造圣约规则,而是诠释其字面意义。
|
马拉巴尔派
|
作为以色列各支派流散世界的后裔,他们在东方西方都建造了许多小型社区,是他们自己的小小支派。因为在南印度的柯枝王国建立了新的家园,他们也被称作柯枝犹太人。在那里,他们和当地人杂居一处,文化相互交融。
|
撒玛利亚派
|
撒玛利亚派信徒是定居于撒玛利亚的以色列支派的后裔,他们尊奉的《律法书》的版本是最初未经改动过的。因此他们信仰着真正的摩西宗教,履行着神直接赋予的职责。
|
神车派
|
神车神秘主义是一个受到诺斯替教义某种影响的犹太教神秘主义派别。这种信仰以异象为核心,采用禁欲的生活方式,以与神的宝座同在。
|
二元神教
摩尼教在两个开局中都是二元神教唯一留存的宗教。但二元神教有极小概率作为其他亚伯拉罕宗教的异端出现。曼达派、普里西利安派和该隐派可能是基督教的异端。摩尼教、拜星教和瓦伦廷派可能是伊斯兰教异端。塞特派可能是犹太教异端。
二元神教通常信仰存在有两个相互敌对的根本力量;一个仁善的精神力量,诞生了人类的灵魂,和一个恶毒的物质力量,创造了人类的肉体。
摩尼教
|
佛陀、琐罗亚斯德和耶稣得到的启示对现世的反映并不完整。先知摩尼带来了最后的启示,说明了光明的精神世界和黑暗的物质世界的存在,以及人类灵魂如何同光明一起逐渐回归造物主的怀抱。
|
该隐派
|
该隐是邪灵德谬哥的第一位受害者,德谬哥是一切物质的创造者。由于物质和肉体是邪恶的,所以肉体必须通过罪孽来玷污摧毁,这样其内的真正人类灵魂才能得以解脱。
|
曼达派
|
曼达派将其世系追溯到亚当,而施洗约翰是他们最伟大的先知。世界包括光明和黑暗,而迟早有一天,所有凡人的灵魂都将被审判,以裁定他们是否配得上回归永恒之光。
|
普里西利安派
|
存在光暗两个国度。人类的灵魂原本被计划用以征服黑暗国度,但却失足困于物质领域。人类中有十二位光明族长因为分裂为肉体和灵魂而未能克服黑暗。因而,神派遣救世主到大地,通过他的死亡再次使人类的灵魂能够解脱。
|
拜星教
|
拜星教相信永恒存在的神,和撒旦创造的物质世界。他们崇拜世界的天使照管者,其与众先知一起指引人类前往天堂,与神重新合一。
|
塞特派
|
未识之神从完满的普累罗麻中流溢出所有的存在,普累罗麻中又充盈着仁慈的移涌,祂们中的第一位即是巴贝洛(母-父)。
堕落造就了亚大巴多的产生,他窃取了些许神性并创造出物质世界。不过当亚大伯斯造人之时,他不经意间给予了人类一星半点他窃取的神性。亚大伯斯将在永恒中企图夺权,而人类则必须自己努力回归到巴贝洛和未识之神的怀抱。
|
瓦伦廷派
|
圣父,原初造物主,是所有知识的深源,也是前往真正明悟的道路——灵知。获得知识能改善世界,而一旦世界整体超拔出物质的无知,世界就将回归其属灵、自然的状态。
|
孔雀天使国度
两个开局时间都没有伯爵领或统治者信仰孔雀天使国度,但有些出身卑微的角色信仰雅兹迪派。除雅兹迪派以外的所有孔雀天使国度信仰在开局中都已绝迹,且(核心教义外的)教义相同。
东方信仰列表
佛教
佛教有特殊教义多种宗教交织,这使得它们认为以东方综摄主义作为核心教义的非东方信仰是迷途而非邪恶的,同时还与拥有东方综摄主义的信仰之间有 +30 的双向好感加成以消除好感惩罚。所有佛教信仰都
没有宗教领袖。
印度教
印度教有特殊教义多种宗教交织,这使得它们认为以东方综摄主义作为核心教义的非东方信仰是迷途而非邪恶的,同时还与拥有东方综摄主义的信仰之间有 +30 的双向好感加成以消除好感惩罚。所有印度教信仰都
没有宗教领袖。
印度教是一种正法,一种生活方式,其中包含众多的神祇和宗教活动。各派共同信仰的是轮回(灵魂在无尽的循环中转世投胎)和解脱(从循环中解放出来)。
湿婆派
|
湿婆派信徒崇拜湿婆,世界的创造者与毁灭者,存在于万物之中的至高存在。就像湿婆致力于维持平衡和保护宇宙那样,信徒们必须将平衡带入他们的生活。
|
毗湿奴派
|
在毗湿奴派中,毗湿奴是至高神,最重要的神明,如罗摩和奎师那,都是他显化的众多化身。所有这些化身都在努力恢复宇宙的平衡。
|
奎师那派
|
奎师那是至高存在的真实形态,毗湿奴是他以全能者的形象出现时的化身。通过他神圣的化身,他无所不在。
|
传承派
|
传承派的传统拒绝崇拜个别的神。梵是唯一且永恒的,毗湿奴、天女、湿婆、象头神和苏利耶也被敬奉为至高存在同等的化身。任何对个别神的崇拜都只是实现梵我合一的一个小步。
|
不二论吠檀多派
|
与许多其他印度教的信仰不同,不二论吠檀多派强调梵我同一,相信在生死之中都能取得解脱。
|
吉祥天女部性力派
|
性力派奉大天女为至高存在,由其中产生一切的存在。吉祥天女部崇拜底哩补罗·孙陀利,认为祂代表天女最崇高的一面,是所有性力(宇宙能量)的来源。
|
时母部性力派
|
性力派奉大天女为至高存在,由其中产生一切的存在。时母部崇拜时母迦梨,认为祂能赐予指引、幸福的转世和最终的解脱。
|
苏利耶派
|
日神苏利耶是可见的梵,是苏利耶派最重要的神。苏利耶派根据吠陀传统,将苏利耶描绘成坐在一辆七匹马拉的战车上的神,每匹马代表了彩虹的一种颜色。
|
耆那教
耆那教有特殊教义多种宗教交织,这使得它们认为以东方综摄主义作为核心教义的非东方信仰是迷途而非邪恶的,同时还与拥有东方综摄主义的信仰之间有 +30 的双向好感加成以消除好感惩罚。所有耆那教信仰都
没有宗教领袖。基于天衣派创建的耆那教新信仰将继承裸体神职特殊教义,而基于其他耆那教信仰创建的新信仰不会有裸体神职特殊教义。
祆教
1.10版本后两个剧本中已无任何角色公开信仰祆教,但867年的马赞达兰伯爵罗斯塔姆一世·巴文德秘密信仰拜马兹达教,且可较容易地通过决议回归旧信仰。它们拥有教义善与恶,将祆教信仰分为善信派和乐信派两个子派。此宗教还拥有特殊教义废除祭司职,这使祆教信仰无法通过常规方式重建信仰领袖头衔。
祆教徒遵循琐罗亚斯德的教导,相信智慧之主阿胡拉·马兹达,一切善的根源,对抗以安哥拉·曼纽为代表的虚伪。祆教徒通过善思、善言和善行寻求真理之道。
拜马兹达教
|
人类通过善思和善的生活,能帮助阿胡拉·马兹达与邪灵安哥拉·曼纽斗争。这要通过仪式净化,保护自然和消灭邪恶生物来完成。
|
贝哈法里德派
|
作为贝哈法里德教义的追随者,贝哈法里德派信徒寻求与伊斯兰世界合作,对他们自己的信仰进行多次改革,以回应穆斯林对祆教主流的批判。这些改革包括禁止饮酒、严厉反对血族内婚以及鼓励以慈善的手段将个人财富用于公益。
|
伽玉玛特派
|
阿胡拉·马兹达通过祂的思绪意外创造出了邪灵,基于这种观念伽玉玛特派拒绝接受智慧之主是永无过失的,转而强调通过仪式与阿胡拉·马兹达共融,从而理解真理。
|
胡天派
|
胡天派从吠陀哲学中借鉴甚多,认可范围广阔的神灵谱系,并且他们的生命不仅奉献给阿胡拉·马兹达,也奉献给其在亚扎塔中的助手和仆人。
|
胡拉米派
|
在光与暗的世界中,为了支持良善,不义的统治者必须被推翻。通过马兹达克、穆罕默德和艾布·穆斯林等先知的事迹,胡拉米派相信人性中与生俱来带有神性,终有一天神性会以弥赛亚的身份回归来领导大家。
|
阿雷沃尔迪派
|
许多古老的信念仍在阿雷沃尔迪派的信仰中回响,这是一个隐秘的祆教支派,信奉阿胡拉·马兹达(他们称作“阿拉马兹德”)统领包括太阳在内的众神,一同指引世界。
|
马兹达克派
|
先知马兹达克遵循阿胡拉·马兹达的话语,鼓动人与人之间共享财产,普遍合作,以战胜安哥拉·曼纽。
|
阿夫里敦派
|
阿夫里敦派浸淫于答儿密传统及波斯原始宗教,许多方面甚至早于古代祆教的信条。信徒们力求按照神话英雄法里东所设定的规则来生活,强调家族领袖的绝对权力和强烈的独立精神。
|
道教
道教有特殊教义多种宗教交织,这使得它们认为以东方综摄主义作为核心教义的非东方信仰是迷途而非邪恶的,同时还与拥有东方综摄主义的信仰之间有 +30 的双向好感加成以消除好感惩罚。没有任何省份信奉道教;867年归义国王张淮深是几个信奉道教的可玩角色之一。道教的各个信仰的圣地数量也不完全相同。
原始信仰列表
吐蕃原始宗教
吐蕃原始宗教是唯二同时拥有组织化和未改革信仰的宗教。其中,
恰苯派虽然是未改革信仰,但无法改革,因为其已经有了一个组织化变体(
居苯派)。
曼德原始宗教
曼德原始宗教开局均为西非未改革信仰
色释杰教
色释杰教开局均未改革。
达尼教
达尼教开局均未改革。
门顿教
门顿教开局均未改革。
单一信仰宗教
以下宗教开局未改革,且仅有一个信仰。列表最后的“原始宗教”信仰并不指特定的信仰,而是指代所有未出现在游戏中,但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信仰(例如凯尔特或阿拉伯原始信仰)。其中尊日教是目前游戏中唯一没有指定丧葬传统教义的宗教。
豪萨原始宗教 博里教
|
崇敬居于一切万物的灵力,该信仰的女祭司是人类与世上万灵之间的媒介。
|
草原宗教 腾格里
|
腾格里信徒认为他们的存在由长生天腾格里和地母神额客所维系。信徒们为了维持世界的平衡,应度正直、可敬的生活;而狡猾奸诈与反复无常的人则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
芬兰-乌戈尔原始宗教 乌戈教
|
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祖先和传统的尊敬定义了芬兰-乌戈尔原始宗教。信徒们看中名为“西苏”的品质,代表着芬兰人眼中的坚忍决心、咬紧牙关、勇往直前和坚韧不拔。
|
斯拉夫原始宗教 斯拉夫真理教
|
强调个人的义务、道德、服从,斯拉夫原始宗教泛指中东欧大部分地区各式各样的本土信仰。宗教团体是大部分信仰的重要组成,宗教仪式常为公开集会,纪念美丽与欢愉。
|
奥罗莫-索马里原始宗教 瓦格教
|
世界被众神统治,但众神都臣服于至高的天空之神——瓦格。上天赐予了我们雨露和生命。
|
约鲁巴原始宗教 奥里沙教
|
虽然是约鲁巴众神中的至高神创造了宇宙,但祂依然离凡俗事务很遥远。祭司们转而向由高阶神祇派来引导人们走上正途的无数神灵——“奥里沙”祈祷。
|
阿肯原始宗教 阿科姆教
|
阿肯人的众多信仰都崇拜创世神与大地母亲的孩子。
|
波罗的原始宗教 瓦伊迪利斯教
|
波罗的原始宗教信徒是“内在平静之所”的追随者,专注于与周遭的自然世界和谐共处,保存祖先的传统和传说。
|
科尔多凡原始宗教 库施教
|
在这里,对古代诸神以及生死之界的崇敬依然盛行。
|
塞内冈比亚原始宗教 鲁格至大教
|
塞雷尔人的传统勾勒了神的道路,那是通往灵性充盈之生命的途径,以荣耀寰宇的先祖与创造者,鲁格。
|
诺斯原始宗教 阿萨神族
|
诺斯原始宗教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本土信仰,以阿萨神族为敬拜的核心。信徒被期许荣耀地生活,最好也能荣耀地死去。
|
乌拉尔原始宗教 塔尔托什派
|
在本土马扎尔信仰中,每一个塔尔托什,或称祭司,在出生之前就被诸神拣选。他们天生就有过人的强壮、智慧和力量,马扎尔人相信这些塔尔托什将保护他们的团体,并带领他们走向繁荣。
|
欧斯卡拉宗教 欧斯卡拉古道
|
古老的巴斯克本土信仰长期以来一直掺杂有其他更为短暂的宗教过客。凯尔特原始宗教、基督教、希腊多神教的元素,以及他们本地神话和信仰的厚重底层,都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综摄融合。
|
北非原始宗教 阿卡曼教
|
传统的柏柏尔信仰崇敬死者,相信人离开尘世之后会成为其家族中的神灵。巨石崇拜以及巨石阵的建造都能使信徒更接近诸神;仅次于造物主的主神有日神与月神。即便是其他信仰的追随者也往往持有混杂着北非民间传统的观念。
|
希腊-罗马多神教 希腊多神教
|
希腊多神教信徒崇拜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诸神,据说他们住在奥林波斯山。每个神祇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被他们的崇拜者以各自的方式敬礼。
|
尊日教 尊日教
|
由樽比勒王朝建立,尊日教信徒崇敬赞美太阳福泽大地。
|
西伯利亚原始宗教 托鲁姆派
|
西伯利亚原始宗教的信徒相信人类和野兽都以氏族为单位,生活在同一个平面世界里,通过联盟或复仇相互联结在一起。狩猎则是在索取和给予生命之间保持平衡的核心要义,所有逝去的灵魂都会顺流而下,重新转生到他们生活过的氏族之中。
|
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
|
一般被定义为自然敬礼、祖先崇拜、灵体信仰,许多本土信仰被认为是原始宗教的多种形式。
|